Search

在美中經貿衝突這種特殊的時刻,產業實力遠比單純的貿易協定來得重要。要帶領國家因應變局,必須要居安思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美中經貿衝突這種特殊的時刻,產業實力遠比單純的貿易協定來得重要。要帶領國家因應變局,必須要居安思危、有備無患,長期布局也比臨時抱佛腳來得重要。
  
台灣能在美中貿易戰下,維持相對穩健的總體經濟表現,原因只有一個,就是我們預先判斷、做好準備。
  
郭董事長可能沒注意到,其實,從去年起,我已經召集多次「對外經貿戰略會談」,甚至召開「國家安全會議」,因應美中貿易戰衝擊,我們的行動綱領也正在落實中。
  
根據美中經貿衝突不同階段的發展,國安單位和行政部門緊密合作,已嚴謹推估產業、經濟可能受到的衝擊,也採取了應對的方案。以下我幫大家複習一下:
  
1️⃣政策引導及單一窗口,搶台商回台投資潮:
  
在美中貿易戰的關鍵時刻,經濟部成立「投資台灣事務所」單一窗口,協助排除投資困難,再配合具體的政策引導,回來的總投資金額已破3300億台幣。這一波的台商回台潮,將會奠定未來20年的產業發展基礎。
  
2️⃣強化國際鏈結,打造新南向產業鏈:
  
執政團隊提早預判原本的經貿平衡可能會改變,我一上任就推動5+2產業創新計畫,強化產業的國際鏈結,像「亞洲.矽谷」,就是和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鏈結。同時,也推動「新南向政策」,多國布局、分散風險,結合新南向國家製造能力,打進東南亞市場。這都是已經執行三年的政策,扭轉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缺漏。
  
3️⃣多管齊下,強化台灣整體經濟體質:
  
清楚而有決心的整體產業政策,是台商回流踴躍、外資加碼投資的關鍵因素。除了5+2產業創新計畫及前瞻基礎建設打好基礎之外,面對今年的經濟情勢,我也指示要加速執行擴大內需計畫,以內需動能持續帶動經濟成長。
  
今年第一季台灣的對美出口,成長了將近20%。在IHS的預測中,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,也是表現最佳。連美國聯準會 (Fed) 最新的報告中,都說台灣是美中貿易戰真正的贏家。
  
面對全球經濟情勢挑戰,我不說大話,也不用威脅恐懼動員。審慎評估,完善因應,我們每一天都用最完善的準備面對挑戰。
  
最後,再複習一次今年5月10日「國安高層會議」的內容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akMFR2s61o
  
#有準備就不必驚慌
#歡迎郭董事長一起努力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台灣的好,不應該輕易被擊倒。當新時代已經敲門,我們必須把門打開,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。」
View all posts